距离暑期结束只剩下短短11天,近几日各青少年保健所的“小病号”激增,多数孩子的症状也相近,“暑期综合症”已成主流。孩子的自制能力较差,爸爸妈妈的娇惯和暑假的放松让孩子放任了自己,容易被一些新鲜的事物吸引,沉迷。这类“小病号”基本都是暑假中迷恋电脑手机等电子商品,且睡眠不足、运动不够、饮食不节、与人交流不畅。对于这类孩子,父母应引起足够看重,尽快帮有类似行为的孩子舒缓情绪、调整生物钟,假如漫长的暑期后,父母没提前加以引导,孩子上学后容易出现上课走神、记忆力衰退、失眠、健忘等状况,紧急的还会出现不想上学情绪,没办法适应学校生活。
那样,父母该怎么样预防和治疗“暑期综合症”呢?
抓紧最后时间旅游增加见识
“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。”暑假是带孩子出去旅游的最好时期,由于这期间相对比较宽松,学习重压相对较小,孩子能轻松地同意新鲜事物。目前距离开学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,父母可以带孩子走一走稍微近一点的地方。
“亲眼所见,亲耳所听,留下的记忆是深刻的。”有专家介绍,学生出去旅游后,开学回校时,能和老师同学谈起我们的所见也是眉飞色舞。假如能结合课文或课本中有关联的景点去旅游会更好,那会有意料之外的收成。不要让孩子成天呆在家玩手机和电脑,要不就是邀朋唤友去网咖打游戏,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害的。
多伴随家人增加家庭亲情感
说起亲情,记者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。友人是一名小学的班主任,一次闲谈中她无意间说起自己班上曾有一名父母给孩子请事假,请假时父母说孩子的爷爷过世了,假如学习时间紧就请一天,并且他已经两年没见过爷爷了。“一个连亲情都不可以感觉到的孩子将来会缺少责任心。”友人主动提出孩子请三天假,需要这个孩子去历程这个事情,回来再和她说事情经过及心里感受。
记者觉得,暑期是父母和孩子增进感情的最好时期,也是孩子学习人情世故的最好时段。父母要借助假期,特别是最后十几天时间,多让孩子陪陪爷爷奶奶等亲人,教教孩子如何和家人相处。
同时,父母也要掌握做孩子暑期的亲密伙伴和向导。在工作之余多抽时间陪孩子一块参加各种活动,增加亲情。
开始调生物钟适应开学步伐
最后十几天,学生调好生物钟非常重要。几乎每一个孩子在开学的一周,都会多少地感觉不适应,学校一般也都会进行行为规范练习,但这非常耽搁学生的个人学习时间。
记者建议,从目前开始,学生可以7点半到9点做暑假作业或预习新书;9点到10点看电视、上网或看课外书;下午2点到3点半学习;3点半到5点进行社会实践或体育训练;晚上6点半到7点背英语单词;晚上7点到7点半看新闻联播,并培养早睡早起的好习惯,以适应即将来临的开学。
孩子开学后,对全新的要点和学校都会感觉到不适应,不想上学情绪也会随之高涨,父母在帮助孩子调整好生物钟的同时,更不可以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,准时发现问题尽快解决,不要让“暑期综合症”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。